摘要:你知道一枚洪武通寶在現(xiàn)在能值多少錢嗎?從十年之間的古錢幣交易中查看得出、沒有價值500萬的洪武通寶、百萬的都沒有、怎么會有500萬的。就目來看,一枚洪武通寶的價格是沒有那么高的,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那么高的報價。
武通寶是明初鑄造的錢幣,為朱元璋在位時鑄造的錢幣,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,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,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,以后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。你知道一枚洪武通寶在現(xiàn)在能值多少錢嗎?不清楚的朋友就一起來看下面的價格表。
洪武通寶多少錢一枚
洪武通寶作為明代時期一大貨幣、擁有當時絕對的市場,鑄造的版本也比較多的、有當十、當五、當三、當二、當一。當十錢重一兩,余遞降至一錢止。從十年之間的古錢幣交易中查看得出、沒有價值500萬的洪武通寶、百萬的都沒有、怎么會有500萬的。就目來看,一枚洪武通寶的價格是沒有那么高的,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那么高的報價。
洪武通寶最新價格表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一錢”:5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京”;5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鄂“:4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北平”:1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浙”:1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濟”:7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桂”:1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?!保?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豫”:8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桂一”:320元
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“廣”:6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光背;13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二錢”:2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豫”:4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京”:10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北平”:8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濟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桂二”:4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浙”:1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二?!保?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豫”:1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“廣二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光背:13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三”:4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三錢”:3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北平”:1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鄂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浙”:12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三?!保?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京”:4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濟”:4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桂三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廣三”:6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“豫”:1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光前:11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五”:28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五錢”: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北平”:12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浙”:3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濟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京”:4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鄂”:60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桂五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五?!?4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豫”:28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“廣五”:5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”:3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一兩”:6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北平十”:22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廣”:22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京十”:12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濟十”:22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鄂十”:28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豫”:1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桂十”:50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?!保?50元
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“十浙”:150元
洪武通寶多少錢一枚
同等錢各有差異小平徑2.4厘米,折二徑2.8厘米,折三徑3.15--3.3厘米,折五徑3.8--4厘米,折十徑4.4--4.5厘米,此錢以光背平錢,記錢較常見。明代錢文不稱元寶,因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“元”字,要避諱,所以自大中錢到永歷錢,不論大小,都稱通寶。由于鑄局不同,所鑄五等錢徑重大小皆不一,即使同局所鑄,亦有差別。各等錢鑄額大小與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遠。如:洪武通寶背京小平與折二;背桂三、桂五;背廣三、廣五記局名錢與背穿上三記值錢,皆極罕見,收藏價值是比較高的。
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(南京)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“洪武通寶”,由工部主管鑄錢,下設(shè)寶源局。洪武通寶幣值分五等:當十、當五、當三、當二、當一。洪武通寶品種非常多,價格差異較大,具體價值要看不同版本。
明代初期,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,命京城(南京)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“洪武通寶”,由工部主管鑄錢,下設(shè)寶源局。洪武通寶此品種錢幣愛藏網(wǎng)正在0元起出售,不僅有洪武通寶這個品種,愛藏網(wǎng)也有更多的古錢幣出售,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
洪武通寶品種非常多,價格差異較大,不同的品種的價值不同。洪武通寶背三錢銀錢乃為開門,沒有保留從此品的綜合品貌品質(zhì)來看,這枚洪武銀錢,應(yīng)該是一品精模初鑄的樣錢,可能為特鑄。洪武通寶三錢也是其中之一。洪武通寶三錢有一定的存世量,但是并不算田鐸。
而在錢幣上既稱寶又有紀重,并且是有系統(tǒng)、能成套的方孔圓錢,則首推明太祖朱元璋所鑄的洪武通寶紀重錢。郭死后,他統(tǒng)率其部,接受小明王韓林兒的封號。
洪武《鑄錢則例》規(guī)定,鑄錢應(yīng)用生銅。永樂通寶錢中也有折三大錢,但傳世僅一枚,為孤品,此錢史書上并無記載,而且當時正禁止用銅錢,應(yīng)屬試鑄品并未發(fā)行。我國曾在西沙群島的一艘明代沉船上發(fā)現(xiàn)了永樂通寶錢萬余枚。
不過雖然洪武通寶假貨泛濫,但并沒有影響這種錢幣的價值,相反,其市場價值更高。其二,可以通過貨幣表面的銅銹進行鑒別,銅銹也是很多商販仿制洪武通寶時需要制造的一種東西,不過商販制造的銅銹材質(zhì)較硬,很容易進行辨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