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到了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,已經(jīng)沒有一分錢這個面值的紙幣了,如果有的話,說實話也不存在購買力了,到最后還是會面臨被淘汰掉,不過對于收藏界來說,一分錢的地位可能就會不一樣。
到了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,已經(jīng)沒有一分錢這個面值的紙幣了,如果有的話,說實話也不存在購買力了,到最后還是會面臨被淘汰掉,不過對于收藏界來說,一分錢的地位可能就會不一樣。
人們紛紛看好1953年一分人民幣所蘊藏的巨大收藏價值,對它的收藏積極性也是水漲船高。
現(xiàn)在的一分錢值多少錢?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屬于我國第二套人民幣之一,目前很少見,市場的價格在100元以上。當時由于我國鋁產(chǎn)量供應(yīng)不足,于是選用紙幣,后又換用鋁材質(zhì)。
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分為兩種,一種是1953年3月發(fā)行的第二版人民幣的輔幣有冠字有號碼的分幣,另一種是1981年發(fā)行的帶有冠字無號碼的分幣。
在此提醒廣大藏友,如果細心了解一段時間市場,有看好的紙幣一定要盡快下手,不然一旦它的價值有大幅度提升的時候,再想入手就非常難了。
有號碼的也就是第一次發(fā)行的,1953年一分人民幣價格上漲1萬倍,為100元每張;而無號碼的1953年1分人民幣,價格上漲20倍,僅僅每張只有0.2元每張,可見價值有很大的差距。
說起一分錢,它應(yīng)該是存在于父母輩的那個年代了,那時候的一分錢真的很值錢了,還能買零食吃,不過隨著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物價也逐漸上漲,所以一分錢就早早退出了流通市場。 1953年的一分紙幣,分為原版和再版兩種,收藏價值相差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