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1936年,為宣揚國民黨政府鼓吹的,以“禮、義、廉、恥”為口號的所謂新生活運動,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?! ?元 中繪燈塔1座,塔光外射,塔身刊「禮、義、廉、恥」4字,塔下繪新生活運動標志。
郵票介紹:
1936年,為宣揚國民黨政府鼓吹的,以“禮、義、廉、恥”為口號的所謂新生活運動,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。全套共4枚。
發(fā)行日期:1936.1.1(民國25年)
齒孔度數(shù):14
印刷版別:雕刻版
圖幅:22x32
全張枚數(shù):100(10x10)
印刷:北京財政部印刷局
民國23年2月蔣公中正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,督師剿匪駐節(jié)南昌時,為改良社會風氣,倡行新生活運動,以禮、義、廉、恥為基本精神,并以整齊清潔、簡單樸素、迅速確實為生活準則。各地人民紛起響應,為紀念并加強推行此項移風易俗、救國救民之運動,特印行紀念郵票1套,全套4枚,分繪3種圖案:
2分及5分 中繪盾形指南針新生活運動標志,4角圓框內刊「禮、義、廉、恥」4字。
2角 中心圓框內繪新生活運動標志,外環(huán)「禮、義、廉、恥」4篆字。
1元 中繪燈塔1座,塔光外射,塔身刊「禮、義、廉、恥」4字,塔下繪新生活運動標志。
1920年12月,交通部編譯員鮑錁在編輯《郵政創(chuàng)設年數(shù)大略》時指出:郵政奉諭開辦即將二十五周年,擬請發(fā)行紀念郵票。中華國家郵政是于清朝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,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請光緒皇帝批準后開辦,到1921年3月20日,剛好25年。
1978年3月20日,清代政府批準海關擴大辦理郵務。因此,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。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(xiàn)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(fā)行七十周年,在南京、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。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,刷色略有不同。
1923年,曹錕賄選獲任總統(tǒng),同時公布中華民國憲法,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?! ∶駠?2年10月10日,北洋軍閥曹錕賄選獲任總統(tǒng),同時公布其一手造成之「憲法」,并發(fā)行紀念郵票。因該項「憲法」為北京天壇開會制訂,故以天壇祈年殿為郵票中心圖案。
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(chuàng)立興中會,倡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?! ?919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。從興中會創(chuàng)立算起,到1944年為五十周年。票面以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遺像為圖案。
1945年,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。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。主圖為國民黨旗幟和蔣介石像。8月15日,日本天皇頒布無條件投降敕令?! ?0元,出現(xiàn)兩種變體票:橫雙連中縫漏齒、直雙連橫縫漏齒。
1941年,中華郵政在香港“中華版”、“大東版”、“港烈版”等普通郵票上加蓋“中華民國創(chuàng)立三十周年紀念”字樣發(fā)行。 當時郵政總局雖已西遷,惟陷區(qū)郵政奉令維持,仍接受政府指揮。
民紀3 中華郵政開辦二十五年紀念郵票
1920年12月,交通部編譯員鮑錁在編輯《郵政創(chuàng)設年數(shù)大略》時指出:郵政奉諭開辦即將二十五周年,擬請發(fā)行紀念郵票。中華國家郵政是于清朝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,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請光緒皇帝批準后開辦,到1921年3月20日,剛好25年。
民紀24 臺灣光復紀念郵票
1895年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后,清朝政府被迫簽訂《馬關條約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。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遭受日本殖民地統(tǒng)治五十年的臺灣省才歸還祖國,1945年10月25日在臺灣舉行受降式。1947年中華郵政發(fā)行“臺灣光復”紀念郵票2枚。主圖為臺灣地圖。
民紀22 國民政府還都紀念郵票
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,國民黨戰(zhàn)場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1937年12月南京失陷,國民黨政府內遷到重慶。1947年,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政一套。民國35年4月30日國民政府正式頒布還都命令,5月4日蔣中正飛抵南京,政府各首長亦先后抵達,5月5日起國府正式在南京恢復辦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