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1956年二分硬幣形狀呈圓形,邊緣都有邊齒,是用鋁鎂合金鑄造而成。同時材質較好,是鋁鎂合金材質,表面光滑漂亮。從目前收藏情況看,品相好、保存好的最高價每枚可達400元已不是稀罕事。
關注收藏市場的朋友都知道,現(xiàn)在硬分幣已經占據(jù)了一席之地,50年代硬分幣是我國發(fā)行的第一套硬分幣,而開門幣收藏價值總是會好一點的,作為開門幣當中的一員,1956年的二分硬幣現(xiàn)在行情非常好,價格也非常高,1956年的二分硬幣目前價格也是備受關注和青睞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1956年的二分硬幣價格及行情吧。
1956年二分硬幣正面有著“中華人民共和國”字樣以及我國國徽圖樣,反面環(huán)繞麥穗圖案,標注“2分”的幣額面值、“1956年”的發(fā)行年份。1956年二分硬幣形狀呈圓形,邊緣都有邊齒,是用鋁鎂合金鑄造而成。盡管目前它的市場價格相對于“五大天王”來說,還不是特別高,但是由于其年代久遠,距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發(fā)行歷史,而且,它還擔負著第一枚2分硬幣的名頭,所以1956年二分硬幣還是存在一定收藏價值的。也正是因為如此,1956年二分硬幣在收藏市場上的受關注度還是很客觀的。
1956年的二分硬幣目前價格是多少呢?1956年二分硬幣有幾大特點,印制模板雕制精湛,設計美觀大方,鏡面拋光,是其他硬幣所無法比擬的。同時材質較好,是鋁鎂合金材質,表面光滑漂亮。從目前收藏情況看,品相好、保存好的最高價每枚可達400元已不是稀罕事。一情況下,每枚幾元、10元、20元到100元不等,總之比起其他硬幣,1956年二分硬幣價格算是較高的,也相當具有收藏價值了。
1956年的二分硬幣目前價格之所以貴并具有收藏價值,主要是因為發(fā)行時間長,年代久遠,最長時間的已逾60年,最后發(fā)行是2000年,距離現(xiàn)在也快20年了。而且當時人民收藏意識淡薄,保存完好的不多,且發(fā)行量比較少,所以平時能夠收藏的就少,“物以稀為貴”。
若想要擁有較高收藏價值的1元硬幣,就要集齊91到99年的整套硬幣,市值可達幾百元。其收藏價值必然大大降低,有條件的最好將其封裝入殼,這樣能大大的保留其收藏價值。
1963年中國人民銀行共發(fā)行了一分和二分兩種面值的硬幣,其中1963年1分硬幣直徑18毫米,厚1.35毫米,材質為鋁鎂合金。 1963年1分硬幣呈圓形,邊有齒,材質為鋁鎂合金。正面圖案為國名和國徽,背面圖案為麥穗、面值和發(fā)行年份組成。
“梅花五角”近幾個月來一直受收藏愛好者的追捧,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它是“關門幣”和銅鋅特殊材質。
目前市場上1991年一角硬幣的價格為170—200元。最后,菊花一角硬幣的設計也是特殊的。它是外圓內方的設計形式,跟同期發(fā)行的五角硬幣和一元硬幣的外圓內圓的設計形式是截然不同的。所以,這款一角硬幣在錢幣收藏市場中更具有收藏價值,更是受到了廣大藏友的追捧。
1993、1994年我國實行經濟緊縮政策,硬幣發(fā)行數(shù)量驟減,所以93和94年的梅花硬幣5角在市場中十分難找。其中,1999年作為中國硬幣改版的第一年,相對來說1999的梅花五角也是少量發(fā)行的。其中,93年的梅花硬幣5角發(fā)行量最少,收藏價值最大。
2005年一元硬幣呈圓形,材質為鋼芯鍍鎳,幣外緣為圓柱面,并印有“RMB”字符標記。正面圖案突出面值,面值上方為“中國人民銀行”行名,下方為發(fā)行年份。1999年-2012年發(fā)行的1元幣有兩種一是在1元幣外緣的縮寫文字RMB為正寫二是在1元幣外緣的縮寫文字RMB為倒寫。